在我的工作生涯當中,有幸參與了中國第一個LNG接收站的謀劃、談判和建設。自2006年中國第一個LNG接收終端在廣東深圳大鵬灣投產至今,已過去8年。8年間,中國的LNG以年均增長59%的速度在發(fā)展,到今年8月,我國LNG進口再氣化總能力已經達到3460萬噸/年,是2006年投產初期的10倍左右?,F在中國有9個LNG接收站終端在運行,9個LNG接收站在建,還有10多個在謀劃當中。如果在建的LNG接收站全部完成,還會新增2530萬噸的LNG接收能力。
歸納近10年來中國LNG的產業(yè)發(fā)展,其變化至少有以下幾點:
第一,向多元化發(fā)展。LNG接收站最初主要由“三大油”建設和運營,現在開始向多種所有制經濟發(fā)展。出現了民營的LNG接收站,比如說廣東東莞九豐公司的年100萬噸LNG接收站。另外國家也給廣匯和新奧這樣的民營企業(yè)LNG接收站路條。
第二,從地域分布看,LNG的應用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LNG最初主要集中在廣東和福建沿海,現在逐漸在中國的北方,包括天津、青島、大連、江蘇等地開展建設和運營。不過,目前廣東、福建還是我國LNG最主要的進口地區(qū),其數量大約占總數的47%。
第三,LNG的應用領域開始出現變化。從最初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,也有一部分配套天然氣發(fā)電,現在正在向多領域發(fā)展。其中交通領域就是一個熱點方向。
在中國很多城市受到霧霾困擾的情況下,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,愈發(fā)受到市場親睞。由于國際經濟仍在緩慢復蘇,中國經濟也還處于調整期,總體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,能源需求實際上也在放緩。去年中國能源整體消費的增長下降到只有約4%,唯有天然氣消費還在以超過13%的速度增長,是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唯一一個能源品種。去年的石油進口出乎多數人預料,只增加了1.8%,而天然氣的進口仍然高速增長25%,說明中國市場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巨大。
雖然消費速度增長很快,但去年,中國天然氣在整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只有5.8%。
相比煤炭67.5%的比重,仍然非常低,相比24%的世界平均水平來比也還有很大差距。所以,今后,盡管有價格方面的制約,天然氣的使用量,包括LNG的進口量還將會持續(xù)增長。去年我國LNG的進口約為1800萬噸,今年很可能會達到2000萬噸,有機構預測,2015年會達到約2800萬噸。
就世界范圍來講,由于各種地緣因素和氣候變化的需求,能源結構的調整和美國頁巖氣革命等各種因素影響,預計未來4-5年,全球LNG的產量還將增加1/3左右。目前,LNG占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比重是10%,我國LNG在整個天然氣使用當中占的比重約為13.5%,和世界水平差不多。
目前,全世界的LNG產業(yè)仍然處于上升階期,有29個國家在進口LNG,國別上還在增加。近幾年,亞洲、歐洲、拉丁美洲這幾個LNG區(qū)域市場值得關注。在亞洲,日本、韓國、中國大陸和中國的臺灣,都是主要的LNG進口消費地。歐洲原來有14個終端,主要分布在英國、法國和西班牙,由于最近的地緣政治影響,又開通了6個,還有27個在規(guī)劃中。在拉丁美洲,主要是巴西、阿根廷。
天然氣市場還有個熱門話題,就是美國的頁巖氣能不能出口,在一些公開的政治場合,奧巴馬曾給歐洲打氣:烏克蘭危機,不用擔心俄羅斯的進口天然氣,美國可以對歐出口。但實際上,現在美國出口LNG的進程還非常緩慢,大概2015年最多能有一個LNG接收站投產。
目前來看,制約天然氣迅速發(fā)展最主要的市場因素還是價格。國際上,美國的天然氣價約為每百萬英熱單位6美元,歐洲約10-11美元,而亞洲則達到16-18美元,巴西的氣價也達到18-19美元。
由于人口眾多,雖然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消費比重只有5.8%,但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,主要是城市燃氣(包括交通用氣),約占41%。
在許多國家,天然氣是重要的發(fā)電燃料,中國的天然氣價格相對較貴,用于發(fā)電的量只占天然氣總消費的18%,價格是主要因素。以廣東為例,經歷今年兩次氣價調整后,該省的存量氣價為是2.74元/立方米,每1Kwh電成本為0.977元;增量氣為3.32元/立方米,每1Kwh電成本為1.17元,與傳統(tǒng)煤電相比,天然氣發(fā)電缺少競爭性。
目前,中國用天然氣發(fā)電的裝機容量是4309萬千瓦,只占全國裝機容量3.4%。當然,由于調峰等的需要,今后還可能會有所增加,但我預計,應用于發(fā)電的天然氣比重不會有大變化,從比例上看,估計也只會在17%-18%,除非價格、政策有其他變動。
對車船的“油改氣”而言,過去汽柴油與天然氣同熱值比價約為1:0.6,今年天然氣經歷兩次調價后,比價差距正在縮小,如此,天然氣的價格優(yōu)勢也就會逐漸喪失。
天然氣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也拉動了一系列產業(yè)鏈的發(fā)展。其中之一是LNG運輸船。制造這種運輸易燃易爆物品的船舶,安全性要求很高,難度很大,但中國目前也實現了零的突破,已經造出運輸能力達17萬立方米的船。從單燃料到雙燃料,中國在造船工業(yè)往下走的情況下,唯有LNG造船業(yè)方興未艾。最近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,巴西現在還是天然氣進口國,但其圖皮海上油田開發(fā)非常快,需要LNG運輸。巴西希望至少到2020年就能夠實現天然氣自給。所以對LNG的各種裝備和運輸船需求相當大,中國的機會很多。再有就是LNG液化工廠,從之前完全依賴進口,到如今已具備了一定生產能力,小型工廠,如十萬噸級、六十萬噸級的中國制造的競爭力還是不錯的。
一些其他相關裝備如壓縮機、燃氣輪機、不銹鋼材等增長都很快,已逐漸實現國產化。應該說是LNG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帶動了其他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??傊甃NG產業(yè)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產業(yè),也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(zhàn),需要政府、企業(yè)、研發(fā)機構的大量協(xié)同來推動、推進。
版權所有:中國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23219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2994號